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數字化制造技術與移動互聯網之間創新融合步伐的不斷加快,全球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正呈現出新的態勢。
據國際機器人協會(IFR)統計,2002~2013年,全球新裝工業機器人年均增速達9%。2013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達16.8萬臺。這其中,得益于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需求的快速增長,亞洲成為全球最大的需求市場。據統計,2007~2013年,亞洲工業機器人銷量年均復合增長率達20%,中國達25%。
面對這一狀況,世界機器人產業發達國家和企業正在加緊進行戰略布局,搶占機器人技術及產業發展制高點,這使得我國機器人發展與國外的差距有進一步被拉大的風險。
為此,有必要深入分析國外機器人產業發展情況和趨勢,以期為我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提供借鑒與啟示。
近年來,以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機器人技術的融合創新加速,將不僅開發出更具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解決問題能力的新型智能機器人,還可以為機器人建立起相應的互聯網和知識庫的“云空間”,使其通過互聯網進行交互,并通過云計算提升機器人的智能化水平。
面對新形勢,發達工業化國家和地區紛紛做出戰略部署,搶占機器人產業發展制高點。美國實施“再工業化”戰略,在2011年開始推行的“先進制造伙伴計劃 (AMP)”中明確要通過發展工業機器人重振美國制造業,并憑借信息網絡技術的優勢,投資28億美元開發旨在實現移動互聯的新一代智能機器人。歐盟通過 “第七框架計劃”投入6億美元用于機器人的研發,并擬在“2020地平線”項目中投入9億美元用于機器人制造。日本制定了機器人技術長期發展戰略,將機器人產業作為“新產業發展戰略”中7大重點扶持的產業之一加大投入,僅在類人機器人領域就計劃10年投資3.5億美元。韓國制定了《智能機器人基本計劃》,2012年10月發布了“機器人未來戰略展望2022”,將政策焦點放在了擴大韓國機器人產業并支持國內機器人企業進軍海外市場方面。
入駐:2017-06-11
入駐:2017-06-11
入駐:2017-06-11
入駐:2017-06-11
入駐:2017-06-11
舉辦:2023-07-05 至 2023-07-08